本网消息 23日上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十三五”全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区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475.46亿元,全区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垃圾处理率和高寒高海拔城镇供暖覆盖率等市政公用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全区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据悉,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发展要求,着力补齐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短板,以实施城镇供暖工程、供排水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为抓手,持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宜居性不断提升。加快实施高寒高海拔城镇供暖工程,“十三五”期间,我区完成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和山南市浪卡子县以及那曲市安多县、双湖县等19个(海拔4000米以上)县城及84个高寒高海拔乡镇大院供暖项目,总投资56.52亿元,全区新增供暖建筑面积638.05万平方米。扎实完善城镇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拉萨市纳金水厂等9座供水厂建设,全区新增供水管网478.95千米、排水管网359.59千米、雨水管道67.78千米。截至2019年底,全区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4.75%,县城及以上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87.63%,公共供水普及率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9.75个百分点和32.63个百分点。稳步构建城市路网系统,先后建设51条市政道路及6座市政桥梁项目,全区新增市政道路里程154.959公里,初步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道路网络系统。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2019年,开展2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2020年重点计划实施市地行署(人民政府)所在地22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十三五”期间,我区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构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纲,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区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94%,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4%,污水处理率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44.94个百分点和29.92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34%,县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7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7.01个百分点和16.76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6431.26公顷,绿地率达35.33%,较“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了451.26公顷。“十三五”期间,我区先后出台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并以此开展年度绿色建筑认定统计工作。2019年,全区新增绿色建筑面积810.84万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55.26%。此外,垃圾分类覆盖全区7市(地)行署(人民政府)所在地。
“十三五”期间,我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促进集约高效发展,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我区开展了《西藏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议》《藏西北地区人口疏解建议方案》等课题研究;自2016年以来先后投资89亿余元,全面建设26个自治区特色小城镇示范点;针对阿里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阿里狮泉河镇及措勤等6个县城镇的供排水、供暖、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县城基础设施短板问题;投资54.89亿元实施了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市、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区地下综合管廊长度达到36.54公里。(记者 唐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