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我区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成就新闻发布会。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西藏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11.9%
2012—2020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由710亿元增长到190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0.13%上升到0.19%,累计提高了0.06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2012—2020年,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11.9%,年均增长9.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首位。
2012—2020年,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2762元提升为52345元,由相当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57.2%上升到72.7%,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的排位由2012年的第29位,提升至2020年的第22位,上升了7位。按可比价格计算,2012—2020年,西藏自治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81.7%,年均增长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6位,西部地区第3位。
居民收入迅速增长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744元
2012—202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363元增加至41156元,累计增加22793元,年均增长10.6%,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2012—2020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98元增加至14598元,累计增加8900元,年均增长12.5%,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2012—2020年,我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568元增加至21744元,累计增加13176元,年均增长12.3%,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2015—2020年,我区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全体居民收入增速连续6年均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2013—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2020年,我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82,比2012年下降了0.4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2020年西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比2013年下降7.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2020年西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7%和37.8%,分别比2013年下降4.6和9.8个百分点。
行业发展齐头并进
公路通车里程达11.88万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各行业发展齐头并进,农牧业基础稳固,2012—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18.33亿元增加到233.53亿元,增长55.0%,年均增长5.6%。工业不断壮大,2012-2020年,工业总产值由105.91亿元增加到344.09亿元,增长1.5倍,年均增长12.0%。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2—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倍,年均增长16.0%。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公路通车里程从6.52万公里增加到11.88万公里,增长82.3%,年均增长7.8%。铁路营业里程从531公里增加到786公里,增长48.0%,年均增长5.0%。实现主电网全区覆盖。行政村光纤通达率99.2%,4G通达率98.8%,5G信号已覆盖7市(地)所在地,100兆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达到88.6%。
在消费市场方面,2012—2020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8.39亿元增加到745.78亿元,增长1.34倍,年均增长11.2%。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从264.81亿元增加到614.92亿元,增长1.32倍,年均增长1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从53.58亿元增加到130.86亿元,增长1.44倍,年均增长11.8%。同时,旅游市场持续升温,2012—2020年,接待旅游人数从1058.39万人次增加到3505.01万人次,增长2.3倍,年均增长16.1%;旅游收入从126.48亿元增加到366.42亿元,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
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
贫困县提前1年全部摘帽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经过8年奋战,我区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如期与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农村。2019年底,我区贫困县提前1年全部摘帽。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有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5万人,年均减贫10.6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4.4个百分点,年均减贫速度快于全国农村3.1个百分点。同时,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主电网延伸到全部边境乡(镇)。西藏通硬化路、通动力电的行政村比重分别达到87.5%和87.8%;通信信号、广播电视信号、集中供水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比重均在99%以上。
我区农村教育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育普及均衡程度提升,有小学的乡镇比重96.1%,所有的县均有初中。同时,文化服务普及率较高,有公共图书馆的县比重81.1%,有图书室或文化站的行政村比重99.1%。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所在辖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常见病、慢性病等大部分疾病都能在县域内获得及时诊治。(记者 娄梦琳)